崔教授首先为大家介绍了诱导多功能干细胞(iPSCs)在器官重建以及疾病研究中的重要作用。杨教授团队通过一系列尝试,在体外培养系统中应用两步法成功从成纤维细胞来源的iPSCs首先形成含有乳腺干细胞前体的胚胎小体,继而诱导形成分枝状结构的乳腺类球体结构,并用多种方法,包括整体形态染色观察、乳腺上皮细胞标志物检测等,证实获得的乳腺类球体的确为乳腺组织。该方法的建立不仅为乳腺重建方法的探索奠定了良好基础,也为乳腺癌的研究建立的独特的模型。
陈勇彬研究、刘蓉研究员和蒋德伟副研究员参加了本次报告,并且和崔教授进行了深入交流讨论。
专家简介:
崔晓江博士本科毕业于华东科技大学生物化学专业,在美国the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获得分子生物学博士学位,于Baylor College乳腺中心接受博士后训练;2007年在John Wayne Cancer Institute, Saint John’s Health Center分子肿瘤学中心成为助理教授,独立PI;现为美国Cedars-Sinai Medical Center研究员,工作得到来自美国国立癌症研究院R01、美国国防部DOD等多项基金的资助。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肿瘤器官特异性转移、肿瘤靶向治疗、肿瘤治疗抵抗、正常以及肿瘤干细胞、肿瘤细胞诱导的组织重建、利用iPSC细胞进行组织重建和疾病模型的建立等;迄今在Cancer Cell、JNCI、 JCI、Cancer Res和Clin Cancer Res等国际期刊杂志发表100余篇SCI论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