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8年4月13日上午,由重点实验室主办的“彩云医药讲坛”2018年第6期在昆明动物研究所举行,主讲者为来李家立研究员邀请的来自美国罗格斯大学的陶元祥教授。陶教授是神经科学与麻醉疼痛学领域造诣很深的国际知名学者,具有着极高的声誉。
陶元祥教授以“Epigenetic mechanisms underlying neuropathic pain”为题目,为所内外科研人员作了一场精彩的学术报告。报告围绕表观遗传参与神经病变疼痛的机制研究展开。目前,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,常用阿片类药物进行治疗,但这类药物副作用的,易造成成瘾性甚至用量过大致人死亡。陶元祥教授的团队通过建立啮齿类慢性疼痛模型,研究甲基化改变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作用和意义,结合CHIP、特定位置的甲基化测序和转基因小鼠及行为学研究等多种实验手段,证实了DNA甲基转移酶(Dnmt 3a)在疼痛的外周机制中的作用,并证实Dnmt 3a通过影响MOR、KOR和KV1.2三个与疼痛有关的基因参与到神经病理性疼痛。而且,在神经损伤后,三种初级感觉神经元(DRG neurons)功能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,而且损伤后的甲基化水平升高也是DNMT 3a依赖的。通过这些研究证实,选择性的Dnmt 3a抑制剂很可能成为新的镇痛药物。
陶元祥教授的报告内容丰富而新颖、深入浅出,到会师生们踊跃提问,与报告人热烈探讨,现场学术交流氛围活跃。我所多位研究所科研人员参加并进行了交流和讨论。

